随着网络剧《我叫刘金凤》的播出,一场关于文化定位与价值导向的争议迅速发酵。原计划每周更新六集的剧集,因观众的强烈投诉而被迫改为每天三集急速播完,并最终被全网下架。这部充满日本元素的古装剧,为何会在开播之初就陷入如此巨大的争议?
《我叫刘金凤》改编自网络小说《皇后刘黑胖》,讲述了一个独特的爱情故事:仙葩村的村花刘金凤,因一系列机缘巧合进入皇宫,与皇帝上演了一出“先婚后爱”的喜剧。正是这部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古装剧,在服装、道具等方面却大量借鉴了日本文化元素,引发了观众的强烈不满。
剧中女主角的服饰成为了争议的焦点。宣传海报和剧照中,女主角穿着的大红袍上赫然出现了和服中的“小纹车轮”图案,以及与日本服饰极为相似的款式和樱花、雏菊图案。这种明显的日本文化痕迹,让观众对中国古装剧的传统认知受到了冲击。
还有的是,剧中男主角和配角的服装设计也同样饱受争议。男主角作为一国之君,其服装竟然是蓝袍菊纹,与传统黄袍龙纹的设计相去甚远。而终极反派刘辅相的帽子则是日本特有的“垂缨冠”样式,其上的小纹更是战国时代的日本家族暗纹。这些细节的处理,无疑加剧了观众对于剧集文化定位的不满。
除了服饰之外,剧中出现的一些道具和细节也引发了观众的质疑。例如皇帝手下的帽子、侍从手中的寿司等,都明显带有日本文化色彩。这种对日本文化元素的大量借鉴,不仅让观众在视觉上感到混淆,更在情感上引起了强烈的不满。
观众纷纷表示,虽然理解剧集创作中的艺术自由,但作为一部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古装剧,《我叫刘金凤》在服装、道具等方面对日本文化元素的过度借鉴,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。在当前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背景下,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。最后站长想说的是,真TM活该!
发表评论